田學斌副部長提出高標準建設智慧供水系統,中水三立持續發力“互聯網+”方案
發布日期:2021-07-02 瀏覽次數:2647
近日,水利部副部長田學斌在寧夏銀川召開的寧夏“互聯網+城鄉供水”示范省(區)建設工作推進會上表示,要采取更加有力的舉措推進“互聯網+城鄉供水”示范省(區)建設,在推進城鄉供水一體化進程的同時,堅持科技引領,強化數字賦能,做好智慧供水系統建設。
他說,要從水源、水廠和管網等各個供水環節,對水量、水質、水壓等主要供水參數和供水設施設備運行狀況實施自動化監控的基礎上,結合水文氣象預報預測信息和水量供需能力分析,在全面感知、數據分析、決策支持和智慧應用上狠下功夫,大力提升寧夏城鄉供水信息化、數字化、智能化水平,實現預報、預警、預演、預案功能。
中水三立數據技術股份有限公司積極響應“十四五”規劃關于農村飲水作為直接關系農村生活的重要指標,急需快速發展。而信息化系統將為農村飲水工程的建設提供必要支撐。中水三立智慧農飲解決方案通過綜合監管服務平臺一張圖實現對農村飲水安全綜合運營監管,包含水源地、水廠、管網、泵站、農飲工程、營收等管理關鍵指標監管。應用服務涵蓋水廠運行管理、水源監控調度、管網泵站監管、農飲工程管理及供水營收管理等,并提供統計分析、考核評估、線上協作等管理功能,助力各水務管理部門建立健全農村飲水管護機制。
目前,中水三立承建的寧夏寧東智慧水務項目正是以“互聯網+水務”為設計理念,通過建設適合寧東水務科學化運營管理的“智能管控、智慧決策、隨需應變”的統一信息化服務平臺,打造了 “一個網絡、一個平臺、一個中心、一個窗口”的“四位一體”企業信息化運營管理體系。項目在統一的安全服務和運行維護保障支撐下,建設完成了統一的水務信息資源服務、可擴展的應用集成服務及基于GIS的大數據可視化管理系統,使水的生產、銷售、服務和管理各個環節得到高效整合及智能聯動,在物聯網技術、大數據技術和云計算技術的助力下實現了“智能供水,科學調度,智慧決策”的建設目標。
該項目的建設在“智慧生產為基礎,智慧服務為導向,智慧經營為重點,智慧總部為目標”的指導原則下,將傳統水務企業的生產過程、調度監控、事務處理、分析決策等業務過程進行數字化,利用大數據分析與挖掘技術為依托智能提取、分析各項生產要素過程中的關鍵信息并生成利于生產活動的智慧決策方案,加強企業資源科學合理配置,實現生產精細化、調度科學智能化、決策智慧化的目標。項目建設在重點強化業務生產的同時,對經營成本分析、日常辦公管理、移動綜合應用等方面同步進行了完善,最終促使了企業由傳統水務企業向智慧水務企業的轉型。